金榜之路
学大陪你
个性化辅导
关于我们  |  联系我们

★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

来源:学大教育     时间:2017-11-12 15:01:35


老师拥有丰富的学习生活经验,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,还要教会学生处理生活中的一些内容,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这篇内容,希望大家认真阅读。

一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
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学生只有具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,才会自觉地把更多的心思用到学习上,从而可以提升对课外阅读的热情,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。学生有了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,就会产生“我要读”的欲望,并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将阅读变成了一种自觉习惯。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,学生的知识面也会不断扩展,语文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提高,从而有利于学生个人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。

从这个角度而言,作为教师,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授之以鱼,更要授之以渔,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,让学生都喜欢读书。结合平时的教学实际,我们可以将课文内容向课外适当扩展,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。这些延伸的课外知识,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,使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更加专注。

二、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

由于学生对社会的认识、对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缺陷,所以,他们无法正确选择课外读物。因此,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、阅读能力、思想状况、兴趣爱好和需求来选择适当的有益的读物。在内容的选择上,教师应突出把握四点:一是注重延伸性。即选择与课内所学的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。如课内学了《过秦论》,教师就可以推荐课外阅读《六国论》;学了《鸿门宴》,教师可以推荐课外阅读《史记》。这种延展性阅读,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,扩充知识面,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比较能力。二是体现时代性。这主要指报刊、杂志以及较有影响力的社会评论节目等。如《人民日报》《新闻周刊》《读者》《青年文摘》《杂文选刊》等。通过读看这些刊物和节目,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力进一步增强了,对时代精神有了把握,养成了正确向上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三是突出广泛性。这主要指中外名著。通过阅读这类读物,特别是新课程标准推荐的读物和历届“茅盾文学奖”作品,学生可以进一步扩展文学知识,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四是强化科普性。这主要指科普、科幻读物。这些读物可以激起学生爱科学、学科学的兴趣,使学生全面了解大量最新的科学知识,从而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。

三、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

朱熹说过:“读书之法,在循序渐进,熟读而深思,字得其训,句索其旨。”在课外阅读过程中,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,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。具体来说,教师应做到三个结合。

1.粗细结合。这指的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。泛读,就是对所读的书报快速浏览,粗略掌握其传递大意;精读,就是对某些重点文章或精彩片段细细研读,认真玩味。从二者关系看,泛读是精读的基础,精读是泛读的升华。一方面,我们可以通过泛读提高阅读速度,迅速把握全文大意的能力。另一方面,我们可通过精读,把握细节、深入学习。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,二者应进行有机结合,缺一不可。对比较精炼的文章,对描写比较精彩的片段,教师应要求学生精读,通过精读汲取精华;对篇幅较长或故事性较强的文章,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泛读,使学生通过泛读扩大知识面。

2.读写结合。如果将读书比作理论学习,那么写作就是实践。从二者的关系上看,读书是写作的基础,写作是读书的应用。我们主张在练中学,在学中练,映射到读书与写作上,就是以写促读。特别是通过写作,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知识结构中的短板,从而明确阅读重点。教师可采用日记、周记等形式,让学生总结阅读中的感受和思索,并针对学生的阅读内容,让学生归纳主要内容,从而通过续写、仿写等多种形式的应用,将读和写结合起来,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,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。

3.内外结合。所谓内外结合,就是注重紧密依托课内教学内容,进行适度扩展和延伸,做到“源于课内,拓于课外”。虽然在课堂上,教师从字、词、句、篇等基本元素入手,就把握文章中心、理解文章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指导,但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是有限,仅仅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是不够的。这就需要教师在认真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,要更加注重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,通过选择合理的课外读物,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树立远大理想,养成健康的人格,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,提高学习效率。

四、定期对学生阅读效果进行检查

1.做读书笔记。有时候,看过很多遍,不如亲手写一遍印象深刻。正如有人说的: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。”做读书笔记对于进行语言积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,具有重要作用。教师应定期布置读书笔记作业,然后两到三周进行一次检查。鉴于学生的自律性不够,教师必须形成定期检查的长效制度。如教师可抽查学生,让学生介绍阅读内容,对故事情节进行复述,并交流体会,展览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。通过检查,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,进行针对性指导,从而使学生阅读质量不断提高。

2.背经典美文。如果将读书比作充电,将应用比作放电,那么只有充足电、充满电,才能有效放电。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使用,但是如果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,就无法更好地使用。因此,走马观花无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存储知识。教师应在平时的阅读指导过程中,鼓励学生加强阅读思考、读记结合,将阅读过程中的随感、阅读过程中心灵上的感触随时写下来。通过进行小练笔和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,学生可在读中学写,以写促记,使记忆程度不断深化,提高阅读效果。

五、尽量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条件

1.在时间上“留”足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,教师可在每周专门安排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,使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静下心来阅读。久而久之,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。少数不真正阅读的学生也慢慢会在这种读书氛围中改变,向着好的方向发展。

2.在资料上“荐”足。书目的推荐是一个很好的引导示范。教师应坚持每天利用十分钟时间,为学生推荐一篇好文章。按一天一篇,一学期就能读100多篇,一年下来就是200多篇,这样日积月累作用是巨大的。同时,教师也可让学生向全班同学推荐自己觉得好的文章,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选择优秀读物的范围,还能使思想在交流中得到提升。

总之,指导学生课外阅读,是一个系统工程,不能毕其功于一役。我们坚信,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,通过长期有计划、有步骤地推进,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必将实现质的飞跃。

怎样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这篇内容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过了,希望老师能够多教授学生一些生活中的内容,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应对生活中的事情。

相关推荐

网站地图 |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: | 服务时间:8:00-23:00(节假日不休)
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10-5688 举报邮箱:info@xueda.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京ICP备10045583号-6 学大Xueda.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